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是塑料制品中最常用的聚合物。因此,赋予这些聚合物独特的光学性能将显著提升其整体的技术价值。本文中,作者合成了一种具有显著可逆光致变色性能的磷光分子2,2'-二苯基-3,3'-联苯并呋喃(DBF),并将其作为客体,与上述聚合物构建了掺杂体系。所有掺杂材料均展现出室温磷光(3-4秒的亮黄色余辉)和可逆光致变色(在无色与深红色之间切换)性能。
光照变色材料需要宽松的主体环境以实现光化学反应时的分子构型变化,室温磷光材料需要刚性的主体环境以抑制激子的非辐射跃迁,因此两者很难兼容。作者通过设计光致变色活性高、构型变化小兼具磷光性质的客体分子,以刚性程度适中的PET为主体,实现了光致变色和室温磷光性质的罕见共存。最后,作者们成功制备了透明均匀的薄膜,其长度达200米,宽度为20厘米,厚度仅为60-70微米。该薄膜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灵敏度以及抗光疲劳性能,表明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该论文以“Large-area, Ultra-thin Organic Films with Both Photochromic and Phosphorescence Properties”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我院23级博士生陈川力为第一作者,西安现代化学研究所张玮经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我院雷云祥特聘教授、黄小波教授、以及淮北师范大学任悦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01448
作者:黄小波课题组
审核:雷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