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杏吧视频官方网站

杏吧视频

我校杏吧视频 吕晶晶教授/王舜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学术论文

添加时间:2025年02月26日 浏览:

在酸性环境下,由于氢气析出反应(HER)的主导作用,银基催化剂的电还原CO2反应(eCO2RR催化活性通常表现不佳。此外,传统的表面负载方式容易导致催化剂从气体扩散层(GDL上脱落,影响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先前的研究表明,通过功能分子或聚合物粘合剂对银基催化剂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提高CO2/H2O比例,抑制HER并促进eCO2RR。然而,这些添加剂可能会降低导电性并阻碍活性位点的物质传输。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将Ag NPs定向输送到有利于eCO2RR的微环境中,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近日,我校王舜教授团队成功设计了一种由均匀分布于GDL骨架内的活化Ag NPs催化剂构成的自支撑、无粘结剂电极。原位还原过程确保了催化剂与骨架间的紧密相互作用,从而在电化学eCO2RR过程中促进了良好的电子传导性。GDL骨架有效保护了Ag NPs,使其免受电解质流动物理冲击及气泡生成导致的直接侵蚀,显著提升了稳定性。通过光学显微镜原位观察及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验证,将催化剂嵌入GDL不仅优化了孔隙结构,减少了气泡形成与覆盖,缓解了气体积累问题,进而提升了eCO2RR性能。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一步揭示,催化剂结构(空位缺陷)与局部微环境(CO2/H2O比例)的调控是提高eCO2RR活性的关键。

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我校为第一通讯单位,我校杏吧视频 博士后徐婷、硕士生陆天睿和苏州大学杨昊为共同第一作者,我校吕晶晶教授与王舜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王昕教授、苏州大学程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1227, 52272088, 52331009, 22103054, 22173066, 52401244))等资助。


原文链接:



作者:吕晶晶课题组

审核:雷云祥